近日,河南省教育厅印发《关于贯彻落实〈 深化〖hua〗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实施方『fang』案〉工作的通知》,对深化党委和 *** 教育工作评价改革、学校评价改革、教师评价改革、学生评价改革和用人评价改革作出全面安排部署,同时聚焦堵点难点,特别是列出包括严格禁止
一、严格禁止类
1.不得下达升学指标或以中
2.不得将升学率与学校工程项目、经费分配、评优评先等挂钩。
3.不得通过任何形式以中高考成绩为标准奖励教师和学生。
4.严禁公布、宣传、炒作中高考“状元”和升学率。
5.规范高校教师聘《pin》用和职称“cheng”评聘条件设{she}置【zhi】,不得将国(境)外学习经历作为限制性条件。
6.突出质量导向,重点评价学术贡献、社会贡献以及支撑人才培养情况,不得将论文数、项“xiang”目数、课题经费等科研量化指标与绩效〖xiao〗工资分配、奖“jiang”励挂钩。
7.不得把人才称号作为承担科研项目、职称评聘、评优评奖、学位点「dian」申报
8.有关申报书不得设置填写人才称号栏目。
9.依据实际贡献合理确定
10.各级各 ge[类学校不得通过设置奖金等方式
11.在招聘公告和实际操作中不得将毕业院校、国(境)外学习经历、学习方式作为限制性条件。
二、克服纠正类
1.坚决克服唯分数、唯升学、唯文凭、唯论文、唯〖wei〗帽子的顽瘴痼疾(ji)。
2.坚决克服短视行为、功利化倾向。
3.坚决纠正片面追求升学率倾向。
4.坚决克服重智育轻德育、重『zhong』分数轻素质等片面办学行为。
5.克服小学化倾向。
6.纠正片面以学术头衔评价学术水平的做法。
7.坚决克服重科研轻教
8.坚决改变用分数给学生贴标签的做法〖fa〗。
9.改‘gai’变相对固化的试题形式‘shi’,增强试题开放性。
10.党政机关、事业单位、国有企业要带头扭转“唯名校”、“唯学历”的(de)用人导向,建立以品德和能力为导向、以岗位需求为“wei”目标的人才使用机制。
11.改变人才“高消费”状况,形成 cheng[不拘一格降人才的良好局面。
三、控制限制类
1.淡化论文收录数、引用率、奖项数等数量指标。
2.教师成果严格按署名单位认定、不随人走。
3.减少死记硬背和“机械刷题”现象。
4.严格控制教育评价活动
5.严格控制以考试方式抽检《jian》评测【ce】学校和学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