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5年时间,1万亿日元打水漂,日本客机下马对C919的警示 吃独食并不可取!

在世界范围内有能力制造客机的国家屈指可数,除了美国,欧洲、俄罗斯、中国,也就是巴西和日本。近日,日本新一代客机--由三菱公司牵头研制的MRJ项目正式宣布下马,三菱重工社长泉泽清鞠躬谢罪。

历时15年,斥资10,000亿日元(折合513亿人民币)的日本首款国产喷气客机失败,预示着日本的国运。

我们先要认识一下日本的MRJ项目。在央视的报道中,这种飞机被称为“大飞机”,要注意是带引号的大飞机,实际上它只是与中国的ARJ21个头差不多的支线客机,也就是座位在90个以下,中国的C919的座位是在190个以内。所以,日本人MRJ项目作为发展客机产业的切入点,并不能说好高骛远。

与日本相比,中国先发展自己的 ARJ 21,C919也即将投入运营,还计划与俄罗斯共同研制CR929。在很多人看来,日本发展支线客机比中国发展大飞机项目面临的挑战要少,因为日本从国际市场可以拿到更好的供应链支持,被卡脖子的可能性极小。

结果却完全相反,在中国支线客机和大飞机项目走向成功之时,日本人却走向了彻底的失败,那么日本到底为何失败?MRJ项目的命运对中国发展大飞机又有什么警示呢?

一、过分强调国产化。中国C919项目为了更快的取得适航证,减少研制过程中的技术障碍,大量使用了国际供应商的先进子系统,因此被很多网友所抨击。日本的MRJ之所以失败,有项目预算超支的原因,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原因:过度自信的要使用自主研发技术。

  • 评论列表:

添加回复:

◎欢迎参与讨论,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、交流您的观点。